近期,经常能看到一些电视节目,宣传人工智能,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科技改变未来,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这是大势所趋。然而,总有一些栏目喜欢搞些机器与人类的PK,本来作为娱乐也没有什么,但看多了,总感觉有些误导,比如某企业开发的语音识别与速录师PK。
从电视节目导演的角度出发,每一档节目开拍之前都有它的核心诉求,这从节目的预告片就可以看出,节目是通过展现人工智能的优势,来掀起大众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注。同时,电视里的人机对决,题目事先是确定了的。也就是说,速录师完全依靠临场发挥,以己之短搏机器之长,必然会成为节目中的“配角”,这也是每次这类节目速录师以“惜败”告终的原因。
作为人工智能推广的厂家来讲,通过高收视率的卫视推广人工智能产品,宣传企业也无可厚非,而在PK环节后,企业高管会有个专门演讲的环节,先PK,然后胜利,最后灌输思想,一气呵成。那为什么不留点时间让速录师也讲讲速录师的核心价值,速录师和人工智能的区别,而不是一味的PK竞争,导致观众的理解误区。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毋庸置疑,速录从业者、速录行业也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变化,但是人工智能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语音识别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无法完全替代速录师的价值。因为语音识别和速录工作是两码事,语音识别在大数据训练的基础上,能够对清晰语音文本进行逐字识别,这是它的最核心优势,但是速录师的工作,这个逐字识别的工作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比如有客户这样要求:“这次会议要求把现场讲话的内容完整记录,说什么记什么”。语音识别在各种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做到,速录师也完全可以做到。
如果客户说“这个会议结束,马上把条理清晰、没有废话、较为书面的文字稿发出来”,这是客户提高一个层次的要求,这时速录师能做到,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做不到了,至少现在做不到。
还有的客户提出:“今天一个小时的会议,你别给我一万多字的讲话稿,你就给我两千字的精华内容”。这时候速录师真正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而人工智能只能望洋兴叹。
其实这两年随着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在电视前的演示表演当中,已经创造出了足够优质的客观工作环境,提前的语音训练、语音识别设备的各种安装调试、高标准的声音源采集,只有在这样的高标准要求之下,语音识别才能发挥出它的核心优势。而这样的环境,在真正的各种会议、演讲场合,能有多少时间精力让速录师去做这样的准备,速录师总是需要在各种行业会议、各种口音的演讲人、多人圆桌讲话的复杂环境下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
再者,语音识别不管准确率高到多少,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没有一家语音识别开发公司可以做到100%的识别准确。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做到99%的准确率,它自己都不知道剩下那1%错在哪里了,更不知道哪些是应该直接记录的,哪些是需要修饰的,哪些是需要省略的,哪些是说错了需要帮发言人改正的,这个机器目前无法做到的,也就是在真实的商业环境当中,它没法做到这些更为灵活智慧的变通。因此,语音识别完成之后,还是需要进行后期的二次加工、人工校对,这会导致商业成本急剧上升。速录工作其实是复杂、复合的多线程工作模式,我们常常讲速录师是复合型人才,在一个会议速录工作中,涉及到会前、会中、会后,以及客户的具体要求,根据具体要求,速录师会采取完全不同的工作准备和工作方法。
在某些环境之下,语音识别技术能够为我们所用。比如一个记者做一个采访,对于采访对象所讲的文字内容只需要记录一个大概,并不要求100%准确,那么这时候语音识别就可以为记者所用,因为记者会根据语音识别出的文字进行大量精简调整,选取自己要的那部分文字内容。还有一些会议场合需要用到现场字幕投影,为了在现场能够显得有逼格、更直观,而不会强调文字准确性、通顺性和书面性,这也是语音识别可以做到的,而事实上高素质的速录师是能够做得更加完美。
语音识别技术对于内容是否准确、是否完整、是否语义清晰、是否排版有序还完全无法驾驭,这势必增加商业应用的难度,这也是摆在人工智能面前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因此,在本身的技术特征之下的商业形态尚有一定的缺陷,是否真正有商业、能否真正商业化,还是一个未知数。当速录师可以一步到位完成所有工作和所有客户要求的时候,语音识别还在单线程地解决某一个客户的痛点,客户是会用脚投票的,因为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交给你,你帮我解决所有的烦恼,而不是其中一个烦恼。因此,目前来讲,从速录行业的客户人群所需要的服务和语音识别的服务要求,本身在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之下,两者之间并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语音识别更多的应用于特定领域的特殊应用,而速录师则在更广义的会议速录服务应用,因此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为速录师所用,而不是各种宣传所鼓吹的淘汰或者替代。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发展不是这两年才发展起来的,早在几十年前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并不断发展,只是这两年发展较快,宣传较多,发展不代表成熟、发展不代表完全商业化,我们期待它能够更多的造福人类,正如速录师也是一样期待它能够辅助于速录行业一样。为什么当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速录行业的客户们却在不断的增加,大量会议还是会选择放心的速录师?为什么绝大多数速记需求还是没有选择人工智能或者其他语音识别软件?事实上客户是有各方面考虑的,市场需求者不傻,因为很多客户已经有过对比,至少客户现在认为还是速录师靠谱。
话说回来,语音识别并不可怕,最怕的是速录师自己乱了阵脚。人工智能要机器学习,我们人一样也要不断进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价值。如果杞人忧天,自己不思进取,即使没有语音识别也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知识面丰富,速录技能过硬,不断学习进步的复合型速录师绝对不会被淘汰,而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服务和人才。
所以,从事速录的小伙伴们,不用担心,强化速录技能,积累丰富知识,永远也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加油!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 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不慎侵害到您的相关权益,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